產品說明
2013 秋季製作 《熱天酣眠》
阮劇團2013的年度製作《熱天酣眠》,是「改編經典」系列的第三號作品。以在地文化與元素為改編經緯,《熱天酣眠》是脫胎自莎翁經典《仲夏夜夢》的一次庶民喜劇改寫呈現。歷時將近一年的劇本改寫,將原先的希臘神話,轉移至嘉義山海宮,一切由廟公夢中受神明指示作醮演戲的一場酣眠開始:神明、嘉義、宮廟、作醮、演戲、廟公等在地元素,聯結成一個網絡,所有愛恨情仇的情節就在這網絡中伸展進行。巧妙而成功的改寫實驗,作為劇團創團十年的一個里程碑外,更獲得許多觀眾以及劇評的肯定:
劇本語言應該是吳明倫、盧志杰等人著力最深之處,也是此次演出最堅固的基礎,而這在在都植基於臺語語脈、臺語思考與臺語文化。《熱天酣眠》語言精彩之處,不僅在多元流暢地運用臺語語辭、語句與文法,更令人擊節的是,臺詞不僅能不偏離原劇內容,更能在臺語語脈中押韻鬥句!如果說綠光劇團《清明時節》的語言運用與編創,在臺語舞臺劇發展上具有成果累積與精緻展現的里程碑意義,《熱天酣眠》舞臺語言所標誌的,是另一種里程碑面向:年輕一代對於臺語運用的嫻熟、自信與創發。巧的是,盧志杰參與前者演出,並擔任後者的臺語指導。這樣的組合與發展,實在令人深深期待。
(劇評:張啟豐,發表於表演藝術評論台,2013/11/9)
在美學道路上,若說去年《金水飼某》是確立航道的一種新實驗,2013年的《熱天酣眠》或可理解為船隊收妥家當細軟、辭別雙親的一種正式啟航:為著某種意念的狂熱、汗流浹背的徒勞、人生的如夢似幻……莎翁筆下那偉大的瘋狂與詩意、激情與狂熱,超越了國族、階級、性別、年齡,幾乎包容了完整的人生!而這就是阮想做的!無論貧富階級、老少男女,我們想把最珍貴的一切,藉由戲劇和我們的觀眾,普世的常民一同分享。